|
虚怀若谷与成熟壮美 |
|
作者:佚名 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 点击数:2808 更新时间:2013-7-7 10:18:02 |
|
不知是否应该弹冠相庆,我们仿佛蓦地被抛入一个思想形态百家争鸣的时代,当人民勇于挑战权威时,这个民族才有了一种成熟的力量。
而真正让民族有了澎湃的生命力,却是权威面对挑战时的云淡风轻。一种强大的自信,使中华文化有了家园亲和感。《咬文嚼字》开设专栏,号召全社会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在修辞语法上挑错,此创举一时间颠覆了中国文坛“为尊者讳”的传统美德,令天下文人开始对高山仰止的大师吹毛求疵。精密至苛刻地纠正大师在千古名作中的一字应用之差。
真正永恒经典的著作,固然需要千锤百炼的推敲商榷,但归根结底,是源于作家一种对生活的沉淀与思考,对历史的一种使命与记载,些许的文字瑕疵,无法遮掩住一部经典的璀璨。但大师们不会去作无谓的辩解,文化的魅力在于包容、海纳百川、有容乃大、大师的襟怀,代表了当代文学的强健自信!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对读者的爱护表示诚恳的谢意。以一种全新的魔幻写实主义风格荣获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界文学泰斗莫言也坦言:“请别人挑错,是消除谬误的最好办法。”
这就是当代中国文学的魅力。
如果说文学是一个国家的神韵,那大师们对待文学的亲和与包容,也该为我们的行政管理和民生建设带来启发借鉴。说一个最近的事例吧:5月30 日,《新西部》杂志的两名记者到潼关县国土资源局要求查询被举报金矿相关手续,遭一赵姓局长破口大骂,甚至拳打脚踢聚众围殴。为什么一些政府机关工作人员面对社会问询时,不能以一颗平常心像文学大师那样虚怀若谷地接受置疑,从容地面对人民的批评呢?唯有如此,我们的祖国才会像中国文学一样,馨华瑰丽,壮美无垠! |
|
|
|
|
上一篇文章: 莫言与“咬文嚼字”
下一篇文章: 百年不绝的铿锵之声 |
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】 |